理解课程、研究教学—2012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国培专家讲座(二)
 作者:周玉梅 更新时间:2012-11-8 阅读:19762次 

理解课程 研究教学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张宏

一、理解课程

(一)、什么是课程?
    普通老师需要知道吗?汉语词典“课程”——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进程。更多地指学科的知识体系。
过去的观念,课程是静态的、凝固的、先在于教学过程、外在于学生个人生活的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凝固成教材、教科书,并且经常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学生对于课程主要是接受者的角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发展创设的真正的教育空间。这个空间是课程编制者们在明确教育目标之后,通过课程计划(即课程的主要类型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选修课程等)及科目(如历史、科学等)、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课程制度(如课程评价制度、教材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等体现。

(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回顾

中国新教育风暴

1999年夏秋之交,教育部下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项指南”,面向全国发动各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参加课题申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3月16日。   
2000年3月下旬,教育部组织评审,以“八校两所”为核心,整合了全国的研究力量,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分别组建了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这“八校”是: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西北师大、南京师大、华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两所”是:中央教科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这是一支由全国300多位教育专家组成的“国家队”。 4月29日,300多位专家齐聚北京,首次大集中。   这是中国新世纪挺进新教育的一件大事,一个盛会。   当大会宣布与会专家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阶段各科的课程标准时,大家都感到了不寻常的分量。就是这个课程标准,后来在教育界被称为“国标”。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学苏联,制定了《教学大纲》。如今制定课程标准,便是要取代已经用了半个世纪的《教学大纲》,这不是小改,是大动作!   似乎为了慎重,这次课改分两套方案———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同时进行。比如,既决定初中的科学课要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理中的部分内容,同时还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怎么改呢?”   刘洁民教授告诉我:“就像独立的语文、数学、外语,变革动作也很大。我举数学的例子你可能比较好理解。比如数学,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点,在课程里分4个档。”   我问:“怎么分?”   他随手画了示意图:   文科 学文史艺术类→70 学经济管理→80   理科 侧重技术应用→90 侧重基础研究→100   如图所示,在文科中可分为两档,在理科中也可分为两档,如果把数学课程的最高难度设计为100斤,那么学文史艺术类的挑70斤的数学就可以了……学理科侧重基础研究的就要挑100斤。   人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形象思维能力强,数理逻辑智能弱,他学数学顶多只能挑70斤,你非要他跟数学天才挑同样重的担子,那不把他压垮了吗? 以300多位教育专家为核心力量,实际投入的教研人员和辅助人员逾千名,这大约是中国教育史上为变革课程而投入人员最多的一次大行动。虽然今天公众对此还知之甚少,但我深信,这件事做在21世纪的黎明,一定会深远地影响中国未来100年的教育。   2000年7月中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集紧急会议,传达教育部陈至立部长的讲话,要求所有制定课程标准的小组,要同时开发出一套实验课本。 “我们顿时感到,国家对这项工作抓得格外紧了。因为本来该是先拿出‘课(程)标(准)’,再根据审定批准的课标编教科书的,而现在课标还没出来,就要我们同时拿出课本!其实,我们是希望早日推行课改的,但现在看来国家比我们还急。”刘洁民说。   2001年1月教育部又下新通知,每个组可同时开发2-3套教材,并决定新课本必须在当年9月投入实验使用。   时间更紧迫了!“但大家还是很兴奋,积极去努力。”刘洁民说。   他说当初申报科学课程这一项目的,全国有5家,教育部又吸收浙江的余自强来加强,就有6家。把6家整合成一个全国性的科学课题组,共同制定新课标。现在要求同时开发2-3套教材,我们就分成了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各自开发。浙江已经很有基础,也独立进行改版提高。 2004年秋,我国高中开始在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推行课改的基础上实行“学分制”。高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从高二起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选课。选修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设置的选修“模块”,二是各学校根据当地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此项变革2005年将增加到10个省份左右,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将全部实行。真可谓形势发展催人。   工业化时期强调分科教学,培养的专业人员中存在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现象,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也肩负着变革使命。然而,基础教育阶段也需要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基础任务”由于我国课改前实行的是工业化时期的精英教育,这使我国广大农村的乡镇中学在高考中常常全校“零录取”,实际上拉大了城乡教育差别。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仅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高达1.6亿。新教育要变精英教育为所有人得到好处的教育,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更要尽早进入综合课改。我国农村的两亿富余劳力一定要发生转移,有相当多的人会变为城市人口,这包括城镇扩大乡村缩小带来的变化。变谁呢?今天的孩子,明天就是青年,新教育就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铺垫道路。   从分科课程变为综合课程,教师会首先遇到困难,这是事实,因而需要教师辛苦地克服自己的困难去减少学生的困难。开展综合课程教育,实在是挺进新教育的突破口。此种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益学生、益家长、益社会。早变早获益。不变受损失。

(三)、理解新课程

课程价值

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开放、多元、动态的特性,弹性的课标,形色各异的多版本教材。

一位老师的总结: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2、涉及内容的边缘性。
3、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和自主性。
新课程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性质,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情境性和价值性等基本性质。课程知识不是一种外在于个体或强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灌输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一种可探询、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探究过程,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追寻的主体论的动态的课程知识观。

“教师与学生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与教学实现了整合,课程成了一系列的教学事件,而教学则成了课程的生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即课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的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
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
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教材是静态 教教材,用教材?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课堂教学中体现
校本课程中体现
知名高中的做法
教师应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二、理解教材

解决教材水平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阅读参考资料时,要与目前的发展变化相比较,发现异同,探究其源,取其精华,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
不断积累教学资料
在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即“授之以渔而不仅授之以鱼”。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适当的拓展教材。从依赖到质疑,从脱离到活用,用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教材成为真正意义的引领

三、理解教学

(一)、备课

1、备目标(课标)--课标要求 。“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信息技术基础” 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
2、备教材--编写意图(首先是基础层次。其次是发展层次。第三,是创新层次。) 吃透教材(吃透后可以利用、调整、整合,是下面工作的基础)补充教材(加法)更新教材(先减法,再加法) 超越教材
3、备学生--学生差异(教学策略)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习、生活、工作)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生的实际状况,是校本化的需要。 学生有实际需求,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能自发地产生,需要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过程中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相应需求。 
4、备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训练法、自学法、讨论法、游戏法 、Webquest、任务驱动方法 。该讲授的一定要讲,讲就要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杜绝在机房讲授时,学生脱离控制(机房管理的学问)。教学策略:学习情境引导(教学素材的选用短信祚骗、U盘)
设疑 认知冲突(举例) 任务驱动 ( 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学生的实际表现需要通过合理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习任务应与教学目标具有高针对性的逻辑关系,任务应该是多层次的、综合的、不能偏颇;任务应该是尽量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

 5、备评价--过程性、总结性评价

(二)、上课

选择切入点
课堂教学主线
学生情况反馈(捕捉信息)
把握机会(教学机智)
及时评价、总结(反思)

(三)、新课程教学的思考

贯彻课标精神,
理解教材思想,
拓宽教学思路,
突出过程方法,
实现教学目标。

(四)、问题与对策

学生起点
教材处理
目标设定
教学设计
技术价值
文化价值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典型问题分析

问题一:目标意识弱化,教学目标偏离
问题二:主题活动泛化,教学方法单调
问题三:技术特征淡化,课程价值落空

四、专业发展

教师同样应注重理论学习

长期以来的教研机制使得教师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研究者。除了教材、教参、听讲座,教师很少研读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缺乏理论积累,碰到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教师既要及时总结经验,甚至上升为理论;同时也要主动寻求理论的支持,尝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教师应勇于实践,不断寻求改进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注意总结和提炼是获得改进的要点
捕捉实践智慧
学生观———贴近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需求。
教材观———使教材我“用”,内容整合、贯通。课程观———教学设计 “瞻前顾后,承上启下”,对一门课程或者一个知识单元的教学设计。经验+反思=成长
共同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推荐使用Chorme或国内浏览器的“极(快)速模式”浏览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绥宁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0739-7611972 湘ICP备14001922号-1  地址: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工业街10号   湘教QS7_201311_001667